×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创于1981年,(半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询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审稿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Services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0卷, 第52期
刊出日期:2024-12-31
圖版
論述
考辨
書志
年譜
文獻
論詞書札
詞壇漫步
詞苑
叢談
編輯後記
全选
|
圖版
Select
黄孝纾撰《明词》稿本書影 李其永《藤笈藏稿》稿本書影 張珍懷致施議對書札 徐珂《詞講義》未刊稿書影 朱祖謀《上彊村人遺墨》書影 朱祖謀晚歲照
2024, 0(52):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論述
Select
詞韻與詞樂主音關係考辨
劉梓楠
2024, 0(52): 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宋代以後,詞韻被視為探索詞樂的關鍵。清人分析詞韻與詞樂之關係時,主張詞韻與詞樂之主音存在密切的對應。到了近代,劉堯民更提出「詞韻與基音一致」說,詞韻與主音在作用、位置及聲辭融洽等層面都被認為具有「一致性」。不過,清人及劉堯民對詞韻與主音之關係的論述與宋人存在分歧,也不完全契合宋詞實際。結合宋人舊說及姜夔旁譜可知,在一首詞中,詞韻與主音只在歌詞及樂曲的結尾才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至於其他各韻腳,包括起韻、過片及中間各「按拍」處,並不存在詞韻需對應主音的明確規定。宋人對詞韻與主音的關注,其實只強調歌詞之尾韻與樂曲結束音相融洽。詞韻與主音的互相融洽既需要詞人注意協律,又有賴於歌者的協調,有其扭轉伸縮的調整空間。
Select
唐宋《小重山》詞調探析及其典型意義 ——兼及《小重山》與《感皇恩》詞調源流辨證
李東賓 趙麗芳
2024, 0(52): 19-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重山》是唐宋時較為流行的詞調,其調源於唐教坊曲《感皇恩》,經韋莊創制改名為《小重山》,後張先意在復古,重拾《感皇恩》舊名,其間有著題旨和宮調的轉移軌跡。《小重山》正體乃三五七言律句的錯綜組合,是對早期以五七言句式為主的詞調的繼承和拓展。《小重山》詞調的題材經歷了初盛唐的「頌德」,到晚唐五代之「宮怨」,再到兩宋漸次展開、逐漸豐富的發展歷程。對《小重山》詞調的梳理考查,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從中可以管窺諸多唐宋詞調大致相同的發展歷程和演進軌跡。
Select
蘇軾詞「傷才」說與康熙中葉的詞學新變 ——以《詞潔》為中心
林立 張宏生
2024, 0(52): 35-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清代詞學中的「退蘇」一說雖然由周濟提出,但可以上溯至康熙中葉的蘇詞「傷才」批評,《詞潔》即為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康熙中葉詞壇的特殊處境。隨着清初一代名家下世,此期詞壇面臨着創作活力衰退的瓶頸,促成了詞學的革新。一方面,詞家開始反思浙派獨崇南宋的偏弊,將包括蘇軾詞在內的北宋詞納入了理論批評視野中。這是蘇軾詞「傷才」批評出現的原因,也推動了宋詞在清代的進一步經典化。另一方面,以《詞潔》為代表的康熙中葉詞論提出了「情興」、「寄託」之說,嘗試在宋詞典範之下建構清詞的主體性。這一過程中,清人對南、北宋詞的評價趨於平實、深入,追法北宋也成為了康熙中葉詞學通向百年之後常州詞派的潛在理論路徑。
Select
詞體代言傳統視閾下的清真詞抒情主體自我化表現?
趙惠俊
2024, 0(52): 5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周邦彥的清真詞依然以傳統的應歌代言之情為主,絕大多數的詞中人並不能被確認為周邦彥自己,但在總體上還是相較柳詞有着抒情主體自我化的演進,故其具體表現需要從文本內部當中尋找。清真相思戀情詞中的男性抒情主體出現了自覺衰老的變化,並因此對未來重聚不抱希望。清真送別詞裏的行人多設想此地在自己走後的空寂,送行人則多會鋪敘自己送行歸來之所見。這兩個文本現象共同表現出清真詞的男性抒情主體對於自我關注度的提升,有力地促成了其詞抒情主體的自我化。此外,許多題材高度傳統的清真詞僅因其間零星穿插的時地細節便可獲得自抒己志的闡釋可能,尤以清真詠夏詞最為顯著突出。清真詞的這些抒情主體自我化表現基本上都能在東坡詞裏找到先例或共通,反映出該特徵是周邦彥主動融合柳詞傳統與東坡詞新變的產物。
Select
明詞四家說
王靖懿 張仲謀
2024, 0(52): 76-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過考察明人選明詞,尤其是通過晚明時期錢允治《類編箋釋國朝詩餘》、沈際飛《草堂詩餘新集》和卓人月《古今詞統》等,判斷明人認定的明詞名家為明初劉基、明中期楊慎和稍後的王世貞。第二部分考慮到晚明諸詞選問世在崇禎十年之前,那時陳子龍等明季詞家尚未能進入選家視野,故以清人選明詞作為補充與延伸。通過考察《蘭皋明詞彙選》、《歷代詩餘》和《明詞綜》等七部清人選本,認為陳子龍既是明詞殿軍與清詞開山,同時也是明詞史上最有影響的詞人,故在明人認定「三家」基礎上加上陳子龍而成「明詞四家」。第三部分基於明清兩代詞選之統計作進一步分析,認為劉、楊、王、陳在明詞史上各自處於特定的歷史方位,且各具有獨特的範式意義,因此具有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歷史地位。
Select
論明代擬古詞
錢佰珩
2024, 0(52): 94-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明中後期復古風潮盛行,於明詞創作中體現為擬古詞數量驟增,遠邁前代。不僅涌現大量專門作家進行仿擬,突破宋元偶一為之的形態;亦表現出審美準則的與時俱進及擬古技法的新變與深入。其中,「效體」作為擬古的重要指向,涵蓋「存體」與辨體、擬韻、「用句」、擬篇等多個維度,凸顯了明代擬古詞的特點與變易。同時,明詞中流行的將詩度詞、賦得、改寫、集句等特殊形式,也共同意味着模仿行為的泛化及明人對前代詞學資源的選擇與接受。擬古詞不僅豐富了詞體表現手法,填補擬古文學中詞體之空白,更成為明代詞人求新救弊、振起詞風的重要途徑。其遺風餘韻綿延至清代及民國,對此後的詞學演進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Select
古典話體文學批評的「對話性」與王國維詞學
杜慧敏
2024, 0(52): 117-1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對話性」是以詩話詞話為代表的中國古典話體文學批評的本質屬性之一。在《人間詞話》手稿中,古典話體文學批評傳統和詩學詞學理論體系作為王國維詞學的「潛在對話者」完整現身。通過搭建具有問答開放性的對話結構、主動設置議題等「對話性」實踐,王國維詞學在與古對話中樹立自身並融生新質。
Select
詞集自校與詞學思想演進 ——以吳梅《霜厓詞錄》定本形成為中心
傅宇斌
2024, 0(52): 133-1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民國以來,詞集自校是較為突出的詞學現象。詞人在創作生涯中,不斷對其詞作進行校改、修訂,以期詞作臻於完美。吳梅《霜厓詞錄》定本的形成歷經三個階段,詞作的自校刪定長達數十年,其校改詞作的方式與範圍比較全面,涉及刪棄、題序、章句、章法、意旨等多個方面的改定。這種多番刪改源於吳梅「立言」以傳世的文人心態、推陳出新及不與人同的創作心態、尊崇詞體並以宋詞為式的創作心理以及師友之間切磋詞學的影響。吳梅的詞集自校也反映了吳梅創作觀念與詞學思想的演進。創作觀念上,詞作題序、字句、意脈、詞旨的前後改動反映出吳梅在風格、章法、章句、聲律等創作實踐與理念方面的變化;詞學思想上,反映了吳梅在宗旨、宗尚、門徑上的變化。以《霜厓詞錄》定本形成為中心的討論,也有其詞史與詞學史意義。詞史上,反映一代詞人創作實踐與創作理念方面的變化,反映詞人詞派傾向的變化,反映一個時代詞史詞風的嬗變與轉型過程;詞學史上,反映了詞人詞學思想的演進過程,反映主流詞學思想或者詞學流派影響詞人創作的過程,反映一個時代或時期的詞學觀念的演進過程。
考辨
Select
辛稼軒罷官新證 ——以淳熙八年落職為中心
汪 洋 孔 哲
2024, 0(52): 158-1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辛棄疾是「宋代第一詞人」,歷來為論者所重。二十世紀以來學界普遍認為,南宋朝廷苟安於和議,歸宋之後的辛棄疾因主戰而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遂致其仕途坎坷。茲以辛棄疾淳熙八年(一一八一)罷官為中心,以南宋道學、非道學黨爭為視角,對此問題進行重新考辯,得出結論:淳熙八年歲杪,辛棄疾被「道學之黨」的王藺彈劾罷官,因為辛棄疾屬於「非道學之黨」,而「道學之黨」並非「投降派」,進而辛棄疾被「投降派」排擠的觀點應予以否定。由此,辛棄疾生平可以得到進一步厘清,稼軒詞也將獲得一個新的解讀視角。
Select
清初詞人生卒年叢考
閔 豐
2024, 0(52): 178-1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史志、別集等文獻,對明末至清初康熙年間出生的五位詞人生卒年進行考證。若工具書目及其他出版物中相關記載存在訛誤缺失,即予以訂正補充;凡未見記載之詞人,至少明確考得其生卒信息之一,以備日後《全清詞·順康卷》重編之用。
書志
Select
張元幹《蘆川詞》版本考
倪博洋
2024, 0(52): 188-2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張元幹《蘆川詞》各版本可分三系,一是宋本、景宋本的兩卷本系統,一是吳訥《百家詞》本、紫芝漫鈔《宋元名家詞》本、石村書屋鈔《宋元明三十三家詞》本一卷本系統,一是毛晋《宋六十名家詞》一卷本系統。吳訥《百家詞》本一系是一個節錄本,收詞數量、順序均與宋本有較大差異,從異文與詞序脫漏看,可以認爲節錄自一個全本。該系文字有可取之處,體現出其底本是有別於今宋本的其他版本。毛本過去評價不高,且異文較多,但與《四庫全書》據《永樂大典》輯《蘆川歸來集》中的詞作相校,可發現二本關係較近,且異文不可輕易否認。《蘆川詞》的版本系統對《全宋詞》的底本、《宋六十名家詞》的善否等問題具有啓示意義。
Select
《宋詞三百首》編選與刊行之考述
倪春軍
2024, 0(52): 207-2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宋詞三百首》的編選工作與《鶩音集》的編訂同時展開,至遲應在一九一八年農曆八月《鶩音集》正式刊行之前啟動。該書歷經六年多時間完成初編工作,並於一九二四年農曆五、六月間由南京姜文卿刻書處初刻刊行。一九四一年九月,龍榆生在南京修補舊版重刻《宋詞三百首》,重印了幾十冊,分為大冊和小冊兩種開本,委託《同聲月刊》社代售。一九四四年,成都薛崇禮堂又重新校刻《宋詞三百首》,由薛志澤負責初校,雷覆園、白敦仁擔任覆校。這是民國時期《宋詞三百首》的三次重要刊行。
Select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詞籍提要」詮論
楊傳慶
2024, 0(52): 218-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孫人和等人撰著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詞籍提要」全面吸納了晚近詞學昌明時期重要的詞學成果,將詞籍叢刻、詞選、詞集校勘與詞學批評著作納入其中,體現出詞籍著錄與詞學研究的同頻共振。《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詞籍超越了其前任何一部詞籍目錄著作,可謂是首次集成。作為一部以鑒評為重心的詞籍目錄,孫人和所撰涉及詞籍校勘、詞選、詞話及詞作批評的眾多提要,具有很高的學術含量和鮮明的學術個性,也成為其詞學思想的重要載體。孫人和繼承了常州詞派比興寄託的詞學思想,以「厚」、「重」、「大」論詞,對《人間詞話》進行了猛烈地批評,體現出傳統詞學批評的延展與深化。
年譜
Select
康乾詞人張梁先生年譜
蔡國強
2024, 0(52): 239-2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獻
Select
黄孝紓未刊手稿《明詞》
李佳傑 録入整理
2024, 0(52): 273-2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李其永論詞絕句《讀唐宋歷朝詞雜興百首》輯錄
譚 笑
2024, 0(52): 283-3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論詞書札
Select
張珍懷與施議對論詞書
燕鑫桐 輯錄
2024, 0(52): 313-3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詞壇漫步
Select
行葉蔭大椿,詞源吐洪溜——馬興榮教授訪談錄
曲晟暢
2024, 0(52): 370-3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詞苑
Select
施議對一首/景蜀慧二首/龐 堅二首/秦 鴻三首/馮 乾三首/锺 錦六首/江合友二首/王希顏二首/蒙顯鵬三首/曹 野二首/劉啟鳴一首
施議對 景蜀慧 龐 堅 秦 鴻 馮 乾 锺 錦 江合友 王希顏 蒙顯鵬 曹 野 劉啟鳴
2024, 0(52): 392-3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叢談
Select
論宋初刻本《草堂詩餘》的選人選詞
岳淑珍
2024, 0(52): 400-4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全宋詞》趙師俠詞辨正一則
魏 友
2024, 0(52): 406-4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徐珂《詞曲概論講義》的生成與覃思
陳斐
2024, 0(52): 410-4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朱祖謀詞稿兩種闡微
何 振
2024, 0(52): 419-4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編輯後記
Select
編輯後記
编者
2024, 0(52): 425-4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编辑部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论文模板
更多...
友情链接
华东师范大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