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經典的跨界影響與繼承創新 ——以《竹山詞》爲個案

路成文

词学 ›› 2016, Vol. 0 ›› Issue (34) : 61-79.

词学 ›› 2016, Vol. 0 ›› Issue (34) : 61-79.
論述

文學經典的跨界影響與繼承創新 ——以《竹山詞》爲個案

  • 路成文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中國古代文學文體代變,歷代各體均湧現出大量名家經典,這些優秀文學經典對於後世文人和新興文體均産生跨越文體門限的重要影響,後世富於創造力的傑出文人對於這些優秀文學遺産亦多取開放姿態,積極學習,廣泛師法,汲取文學養料,創造大量新的經典。唐宋詞作爲後起文體,對於前代詩、賦等衆多文體中的經典之作,多有繼承、借鑒和創新。柳永、蘇軾、賀鑄、周邦彦、辛棄疾、姜夔等是其中的佼佼者,宋元易代之際的蔣捷《竹山詞》則堪稱典型。

关键词

蔣捷 / 《竹山詞》 / 文學經典 / 跨界影響 / 文學遺産 / 繼承創新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路成文. 文學經典的跨界影響與繼承創新 ——以《竹山詞》爲個案[J]. 词学, 2016, 0(34): 61-79

参考文献

 
〔一〕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卷二,轉引自薛瑞生《樂章集校注》,第二六四頁,中華書局一九九四年版(下同)。
〔二〕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二十一,轉引自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第八六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0年版(下同)。
〔三〕宋玉《九辯》王逸注,參蕭統《文選》第一五三三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排印本(下同)。
〔四〕宋玉《九辯》,參蕭統《文選》第一五三四頁。
〔五〕宇野直人《柳永論稿》,張海鷗、羊昭紅譯,第四章,第六七—八六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六〕參薛瑞生《樂章集校注》,第一九三頁,中華書局一九九四年版。
〔七〕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第一五三頁。
〔八〕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第一九三頁。
〔九〕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第二五七頁。
〔一0〕路成文《好奇而别有創獲——簡論蔣捷的幾首福唐獨木橋體詞》,《文學遺産》二00二年第一期,第一二二—一二五頁。
〔一一〕辛棄疾撰,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箋注(增訂本)》,第三五五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一二〕蔣捷撰,楊景龍校注《蔣捷詞校注》,第七二頁,中華書局二0一0年版(下同)。
〔一三〕蔣捷撰,楊景龍校注《蔣捷詞校注》,第一三九、一五五、二八五頁。
〔一四〕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五三六頁,中華書局一九九九年版。
〔一五〕蔣捷撰,楊景龍校注《蔣捷詞校注》,第八七頁。
〔一六〕李清照撰,王仲聞校注《李清照集校注》,第六四—六五頁,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一七〕王沂孫撰,吴則虞箋注《花外集》,第八二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一八〕蔣捷撰,楊景龍校注《蔣捷詞校注》,第一三五頁。
〔一九〕蘇軾撰,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第八0八—八0九頁,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版。
〔二0〕蘇軾撰,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第八0七頁,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版。
〔二一〕蔣捷撰,楊景龍校注《蔣捷詞校注》,第一0九頁。
〔二二〕蔣捷撰,楊景龍校注《蔣捷詞校注》,第六八頁。
〔二一〕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第六五二頁,中華書局一九九九年版。
〔二三〕曹植《洛神賦》,參蕭統《文選》第八九六—八九八頁。
〔二四〕曹植《洛神賦》,參蕭統《文選》第八九六—八九八頁。
〔二五〕蔣捷撰,楊景龍校注《蔣捷詞校注》,第二五0頁。
〔二六〕白居易撰,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第四五八頁,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版。
〔二七〕白居易撰,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第四五八頁,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版。
〔二八〕楊景龍《蔣捷詞校注》,中華書局二0一0年版,第三一0—三一一頁。

98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