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0卷, 第29期 
刊出日期:2013-06-29
  

  • 全选
    |
    圖版
  • 词学. 2013, 0(29):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論述
  • 王兆鹏
    词学. 2013, 0(29):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近十年来的词学研究发表看法,认为这十年词学研究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格局发生了变化,由重唐宋词变为重明清词。这在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得到印证。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近十年词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存在问题,以及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论。本文據作者在“2012武漢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 刘尊明
    词学. 2013, 0(29): 8-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唐五代文人所创作的较宽泛意义上的边塞词,共计约有13人凡34首的数量,滥觞于中唐,而集中于晚唐五代。主要有四种题材类型:(一)以边塞将士为主体,正面描写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二)以思妇闺怨为视角,侧面表现边塞战争和边塞情思;(三)以历史人物为对象,间接表现边塞生活与异域风情;(四)以赋咏风物为内容,虚泛表现西域风物和边塞风情。其创作动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社会现实和生活体验的反映、边塞诗歌和民间词曲的影响、应歌而作和随调赋咏的产物。
  • 刘扬忠
    词学. 2013, 0(29): 2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唐宋时期都市文学风景词的发展线索作了梳理与评价,认为词虽然产生于都市,但真正开始写都市风景的是花间词人。北宋柳永开创了都市文学风景词的新局面,在其笔下,都市文学风景词大量出现。周邦彦继承了柳永的传统而加以变化,其描写都市风光之作风格趋于雅化,词境趋于典丽缜密。南宋豪放派盟主辛弃疾为都市文学风景词注入新的时代因素,异军突起。姜夔融豪、婉二派之长,其都市文学风景词呈现清刚的风格。吴文英是宋代都市文学风景词的结穴者,其词色彩更艳丽,描绘更细密,章法结构更回环曲折,而亡国象征意义也更突出和明显。
  • 潘明福
    词学. 2013, 0(29): 42-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两宋词人丛考》是一部关于宋代词人生平情况研究的重要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所面临的数据非常众多,所以,难免有遗漏之处。笔者依据相关石刻文献和地方志文献,对这一著作所涉及到的黄大临、刘焘、何大圭、沈端节、易祓、尹焕这六位词人的生平情况作了简单补充。
  • 谢 燕
    词学. 2013, 0(29): 50-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陆游的军旅词包含著作于南郑的纪实之作与后期回忆之作这两类作品,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作者对从戎认识上的逐步深化与前后心态转变造成的,也是其词学观在南郑后发生转变的结果。我们习惯上讨论的爱国词只是陆游军旅词中的一部分,它几乎都是伴随作者对南郑生活的回忆而引发的,这种回忆里有着陆游对于南郑军幕生活的改写与再认识。
  • 胡迎建
    词学. 2013, 0(29): 69-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朱熹作词仅十八首,始于绍兴年间,终于庆元晚年。历来不多的评价褒贬不一。其内容与风格,与其诗相近,清明雅洁而婉畅。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其艺术妙境:一、写景以寓离情;二、写景以遣愁怀;三、咏物以寓志说理;四、赠答唱和以励志。其词在理学家词中位居第一。在南宋词坛虽不足以称第一流,但确是高手。
  • 张亭立
    词学. 2013, 0(29): 86-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词由明入清,振衰弊而启中兴。自云间派始,绍续风雅,独重婉约,然词体仍囿于小道之观,专意小令,表现出词体文人化初期“合乐应歌”与“学养蕴藉”两种审美形态的互见;西泠、广陵与阳羡诸家接踵云间,推尊词体,首重长调,词体的音乐性逐渐剥离,文人化进程逐步推进;至浙西词派出,以雅词立宗,变元音为体制,易浑成以技巧,慢词大盛,铺排辗转,各呈才力。且以格律代替音律,词体文人化进程完成之时,词体的音乐属性也由僵化渐趋衰亡。
  • 刘东海
    词学. 2013, 0(29): 9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康熙五年(1666年)“广陵”“念奴娇”调唱和被称作清初词坛“三大唱和”之一。唱和词人都是中下层士人,唱和方式的实时性和唱和群体的凝聚性使创作较之前面一年的“江村”唱和,在抒情上更炽烈真率、在作品主题上更一致深沉,从而在江南奠定了雄健激昂、直写胸中的词风,稼轩词风自兹稳居清初词坛,对清词中兴意义重大。陈维崧在这次唱和中确立了词坛的地位。
  • 唐一方
    词学. 2013, 0(29): 113-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明末清初的女词人徐灿以善写兴亡之感胜出前人,而且她的兴亡之感并不仅仅表现于“故国”、“河山”、“前朝”这些明显的语词中,更隐藏在那些看似婉约精丽,实则遒劲有骨的闺怨词里。甲申国变、夫婿降清的遭遇令她从一个寻常女子的凄切闺怨一变而沉郁顿挫,幽咽难言。将遒丽与幽咽完美结合的徐灿词正是词体“弱德之美”的最好表现。
  • 王卫星
    词学. 2013, 0(29): 128-1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刘熙载的词体正变观是支撑其词学的重要理念,与其诗文正变观可互相发明,堪称历代立“纵”尊“横”类词体正变观的集大成之论。最具独创性及影响力的宗旨是以词体纵向正源《诗》、《骚》的悲世、宏雅特征为依据,将词横向正体特征定位为声情悲壮,以契合于纵向正宗;从而颠覆仅尊婉约为正体的词学传统,利用纵向正源在国学中的至尊地位,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尊体。而据此宗旨建构的阴阳正变说,又能通过对刚柔二脉词统正变离合关系的阐释,彰显出对词史的创见及对刚柔正变的辩证认识。因此,把握这一宗旨,有助于揭示刘熙载词学的特色及得失,在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少争议及误读也能迎刃而解。
  • 马大勇 李文兴
    词学. 2013, 0(29): 150-1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清末民初词坛,易顺鼎不算是很被人瞩目的一家,有限的几种评价亦多寓贬于褒。然而透过其自身诗名和学界偏见的双重遮蔽即可发现,他的词天才横溢,壮采飙发,理应与世所谓“大家”者争逐上下,获得远高于后人印象的更高词史地位。
  • 彭玉平 彭建楠
    词学. 2013, 0(29): 162-1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李冰若在其汇笺的《花间集评注》中,以《栩庄漫记》的形式表述己见,尊重晚唐五代的历史语境,于反拨「比兴」之说的同时,细绎士人复杂心绪,重视性情气格,并借用绘画概念「设色」解词,凸显艳词「清韵」;进而依据情致高下划分《花间集》的词风流别,追溯后世文人词自写性情的发端。《评注》自出版之后,部分观点虽屡被学者借鉴,但对《漫记》本身的研究尚显薄弱,重审这部「花间词话」,意在挖掘、梳理其学术价值,同时也帮助于当代的《花间集》研究。
  • 黄坤尧
    词学. 2013, 0(29): 180-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饶宗颐的词学成就包括文献整理、词乐研究、清词研究、敦煌曲、词学评论、词境探索及填词写作各项,范围广泛。饶宗颐遍览群书,巨细靡遗,尤重搜集海内外的词学珍藏及遗佚,注重系统化的研究工作,沈厚踏实。加上思考精细,考证严密,见解卓越,能抉别好坏,几乎都一语中的,稳握重心。由《全清词钞》、《全明词》、《词籍考》以至《炖煌曲》的出版,都是在杂乱纷烦的状态下,整理上下一千余年的文献资料,突围而出,有条不紊,开拓一代的学风,成就显赫,具体而又实用。饶宗颐的词学论文亦多,以敦煌曲、词乐、宋词、清词为主,表现卓识,富有新意。词集六种,亦臻妙境。
  • 施议对
    词学. 2013, 0(29): 201-2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学研究中,语汇系统的研究对于研究各类文学体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语汇角度分析词学领域的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差异;分析词作上下片的语汇区别;运用语汇分析的方法研究“宋初体”的基本模式与特征,这一系列探索对于中国词学学在符号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
  • 書志
  • 张宏生
    词学. 2013, 0(29): 229-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清词》的第二卷《雍乾卷》于2012年5月出版。该卷共十六册,六百一十多万字,涵盖了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八十年左右的词坛。这是清词文献整理的新成果,引起了学术界和其他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以答客问的形式,对该书的的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以及编纂过程、编纂方法等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 蔡 雯
    词学. 2013, 0(29): 241-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清词•雍乾卷》之出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面呈现了雍乾词坛的整体风貌,而且提供了词史研究丰富的思路、作家个案研究所需的完备文献和可补史传之阙的词人小传,且为词集校勘工作提供了新的轨范和参考,凡此皆代表了词学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新境界。
  • 钱建状
    词学. 2013, 0(29): 251-2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刘尊明、王兆鹏所著《唐宋词的定量分析》一书,是迄今为止明确将“定量分析法”应用于词学研究的第一部系统之作。该著材料丰富、内容完整、方法新颖、论证严谨。其最显著特点,一是大量运用图表与数据,结合具体史料加以分析,所得结论直观、精确、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词学研究法的不足。二是善于用数据发现问题,充分利用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按断或引发,从而显示出了新方法的独特价值。该著颇具学术启示性,沾溉词林之处甚多。但如何更好、更合理地运用定量分析法来进行学术,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 年譜
  • 薛玉坤
    词学. 2013, 0(29): 258-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汪东为20世纪词坛大家。交游广泛,著述宏富,而尤以善学清真词著称。词坛名宿夏敬观、冒鹤亭等均曾给予很高评价。有《梦秋词》20卷传世。本文钩稽相关原始文献,对其家世、生平、交游及创作略加考订,分年编排,庶几能明汪东一生行迹与词学成就。
  • 文獻
  • 文廷式 著 陆有富 辑校
    词学. 2013, 0(29): 291-3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廷式论词之零縑馀墨散见于其《纯常子枝语》、《琴风馀谈》、《湘行日记》等笔记日记之中。施蛰存先生曾从《纯常子枝语》辑出文氏词话十四则,钞为一集,名曰《纯常子词话》,发表于《词学》第五辑。朱崇才先生编纂《词话丛编续编》时曾在施蛰存先生基础上辑有文廷式《纯常子词话》,惜非文氏说词之全璧。今从文氏着述中辑出其说词之吉光片羽共三十七则(包括施先生《纯常子词话》从《纯常子枝语》中漏辑者),名為《纯常子词话辑补》,一则可补《纯常子词话》之缺,以见文氏论词之全貌,二则以供研究者之需。
  • 周焯撰,马强整理
    词学. 2013, 0(29): 307-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周太玄(一八九五—一九六八),本名焯,号太玄,成都新都县人。著名生物学家、社会活动家、诗人、翻译家。《倚琴楼词话》发表于一九一四年《夏星杂志》第一期,第二期。词话包涵独特的词学见解,以及精彩的词人点评,其中对于纳兰性德词分析尤为深刻。此外,词话还保留了现代词人毕一拂(倚虹)、杨芬若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 王仲闻 著 王亮 整理
    词学. 2013, 0(29): 315-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王仲闻先生是著名学者,对宋代词人、词集等有精深的研究。本文是他写于早期的六则“读词杂记”,分别对李煜的《捣练子》、尹洙的《水调歌头》、刘潜的《六州歌头》、蒋兴祖女的《减字木兰花》以及李后主的佚词等提出看法。
  • 詞苑
  • 濠上词隐 徐培均 周笃文 黄思维 周济夫 周道南 庞坚 冯永军 刘扬忠 钱志熙 沈家庄 胡可先 陶然 吴蓓 黄杰 李丹 崔海正 赵维江 曹辛华 张海鸥 朱惠国
    词学. 2013, 0(29): 318-3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詞壇漫步
  • 姚逸超 胡秋妍
    词学. 2013, 0(29): 329-3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叢談
  • 朱存红
    词学. 2013, 0(29): 338-3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周笃文
    词学. 2013, 0(29): 340-3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編輯後記
  • 编者
    词学. 2013, 0(29): 343-3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