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上海圖書館藏鄭文焯批校《花間集》十卷原本,此前被研究者認爲已佚而僅存過録本。過録本亦存上海圖書館,其情況簡介及鄭批内容詳見《大鶴山人詞話》(南開大學出版社二00九年十二月版),乃龍榆生弟子過録。然過録本所録内容加之編纂者輯録自他書所得之鄭批文字,實不足原本十分之一。鄭氏批校之原本十卷,保存情況尤爲良好,根據鄭氏書前題跋稱,是書乃其甲午歲(一八九四)得於京師,再結合紙張及印刷等方面看,底本應爲王鵬運光緒癸巳(一八九三)據楊氏“海原閣”藏宋淳熙鄂州本影刻的四印齋初刻初印本。而書中可見最晚之落款年份則爲“宣統閼逢攝提格之年”的“甲寅”(一九一四),依然體現了鄭氏一以貫之的遺老姿態。此外,據鄭氏書前題跋,知其又曾請方爾謙用明仿宋晁謙之本校對一過,故書中幾乎每條鄭氏批校旁,皆有方氏的校筆字跡,書前書後則另綴有方氏記敘數條,卷末則可見方氏所鈐“尒謙”印一枚。
觀是書鈐印,有“吴興劉氏嘉業堂臧書記”“朱嘉賓”“朱嘉賓印”“嘉賓藏書”多處。朱嘉賓乃民國時期上海億中銀行董事會朱鴻儀之子。朱鴻儀(一九0二—一九七三),江蘇金壇人,一九四二年後曾得劉承幹嘉業堂藏書數百種。據鄭逸梅《藝林散葉續編》:“劉翰怡之嘉業堂藏書,宋元本讓給金壇人朱鴻儀,徐森玉爲之紹介也。鴻儀子嘉賓亦嗜書成癖。”則是本自鄭氏下世(一九一八)後直至入藏上圖前之遞傳線索亦約略可知。
劉崇德先生曾發見河北大學圖書館藏鄭批《清真集》,譽之爲“詞學的寶藏”。然則是本鄭批《花間集》,不但可謂是“詞學的寶藏”,實亦鄭氏研究的一大寶藏。書中可見鈐有之鄭氏印章,蔚爲大觀,計有“叔問”、“樵風遺老”、“寉語”、“石芝西堪鑒蔵圖書碑板印記”、“文焯校印”、“老芝審音”、“半雨樓”、“叔問審定”、“巨鄭”、“石芝西堪”、“北海鄭氏臧書印”、“尗問手校”、“西園寉語”、“隺道人”、“齊玉象堪”、“鄭文焯考臧經藉碑銘記”、“瑕東客”、“冷紅詞客”、“老芝經眼”、“冷紅詞人”、“石芝书蔵”、“鄭宜”、“文焯校讀”、“鄭文焯”、“玉象”、“樵風”、“善艸樓”、“大鶴山人題記”、“老芝”、“叔問手校”、“文焯私印”、“小坡”、“叔問校定”、“寉翁渴求”、“鄭”、“石芝”、“鶴記”、“寉公”、“叔問眼學”、“大鶴天隱者”、“大壺”、“冷紅閣”、“樵風廎”、“文焯”、“家世居”、“盾尗”、“吴小城東墅”、“冷紅瘦碧之居”、“琴西老屋”、“阿文”、“樵風樂府”、“鄭記”、“西園鶴語”、“鶴道人年四十以後所作”等五十餘枚,其中不乏相當罕見或向未爲人所知者,可謂是鄭氏私印的一次集中展示,據各種資料記載可知,其中大部分皆出自當時名家之手,就篆刻藝術角度而言,亦極具史料與欣賞價值。
書中之鄭氏批校文字,其中校記的部分,依然體現了其以詞律爲第一準繩的校勘理念,而批語部分尤其值得詞體研究者再次引起重視並進行深入參考和研究的是,與前此筆者整理的其批宋和清真詞二種中一樣,鄭氏對詞律的所謂“夾叶”(“夾協”)問題作了數次提點,特别是其云“令曲體例不一,而夾協最精細”的觀點,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鄭氏對詞作所做的賞析、評點文字,也有很大的篇幅,對於文學批評研究領域而言,價值亦不可估量。其中甚至有數條批語,體現了其一定的詩學觀,相對于鄭氏爲人熟悉的詞學批評而言,這些可供揭櫫其詩學觀念的文字,更顯珍罕。筆者歷年來所輯得的此方面材料,合此亦略具規模,或可待將來專文一述。
而最可令人詫異者,是書中竟有數則文字,關乎鄭氏及其師友王鵬運之掌故。書前題跋中,赫然可見“冷紅閣侍兒西美、南佳、澹宜、倩倩、洛孫、柔素、琴侍飛雲觀,蘇州采雲橋女子可可記之”一則,不但間接證實了張爾田致龍榆生函(載張壽平輯《近代詞人手劄墨蹟》)中所謂鄭氏妾張小紅“更名可可”的説法,更詳細列舉了“冷紅閣”中的一衆鄭氏所養侍女。這是迄今僅見對鄭氏“冷紅閣”妾婢情況的詳細記録,是第一手的直接材料。從所記之鄭氏有專事彈奏的“琴侍”來看,可見其在清末的幕僚生涯中,待遇優渥,經濟狀況良好。此本《花間集》中鄭氏竟有一則批語,自責“斷句大謬,當是與南柔同賞時”,再結合書中的兩枚“侍兒南柔同賞”、“倩倩共賞”罕見印章,勾勒出了一幅鄭氏當時私生活的剪影。另則,鄭氏在書中卷一温庭筠〔楊柳枝〕八首題下及卷八孫光憲〔女冠子〕(蕙風芝露)一首後,又有兩條關涉師友王鵬運的批語文字,筆者曾特摘出以示王鵬運研究學者李保陽兄,亦歎爲前所未聞。材料之豐富、珍貴,足堪以“異書”目之。
筆者前歲於上圖搜輯鄭氏資料,曾移録此本全數批校及圈點,然職事填委、俗務紛冗,董理延宕年餘,多承朱惠國師悉心指導、不時督促,始得精擇刊佈。而限於篇幅,鄭氏之圈點無奈捨去,唯冀終有一日可將之影印面世,以廣人知。
是書文獻録入時之文字及鈐印辨識,曾幸得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研究員陳先行老師與鄒曉燕女史之助良多;文獻書影的取得,則獲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主任黄顯功老師及閲覽典藏部主任樊兆鳴老師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觀是書卷末,鄭氏題有光緒涒歎之年(一九0八)離蘇“朅來滬濱”,隨攜此編,時一諷詠之語,而完璧終得存於天壤之間,恰仍發見於滬上者,其殆天歟!
時距鄭氏誕辰百六十年,小鶴山人記於滬濱。
|
|
|
[1] |
劉榮平 王兆鵬. 《全宋詞》《全宋詞補輯》重出互見詞考索[J]. 词学, 2019, 0(41): 1-30. |
[2] |
王曉驪. 論唐宋詞空間建構的身份意義[J]. 词学, 2019, 0(41): 31-43. |
[3] |
譚新紅. 論文學史對詞體文學經典的建構[J]. 词学, 2019, 0(41): 44-76. |
[4] |
劉尊明. 論清真新創詞調的藝術特徵[J]. 词学, 2019, 0(41): 77-95. |
[5] |
房日晰. 周紫芝詞譾論[J]. 词学, 2019, 0(41): 97-108. |
[6] |
孫 虹 劉元璐. 張炎創作分期及文化身份的政治歸屬[J]. 词学, 2019, 0(41): 152-166. |
[7] |
曹明升 范正琦. 《<陳檢討填詞圖>題詠》的版本問題與輯佚價值[J]. 词学, 2019, 0(41): 167-183. |
[8] |
楊 雨 劉曉麗. 李清照詞的“第一讀者”考論[J]. 词学, 2019, 0(41): 109-130. |
[9] |
(臺北)普義南. 論夢窗詞單字領之運用[J]. 词学, 2019, 0(41): 131-151. |
[10] |
謝永芳. 晚清民國詞人的域外詞學活動 ——以嶺南詞人的域外創作互動為中心[J]. 词学, 2019, 0(41): 205-235. |
[11] |
歐陽明亮. 從《抱香詞》到《五厄集》 ——楊鐵夫詞體創作考論[J]. 词学, 2019, 0(41): 236-254. |
[12] |
傅宇斌. 章句與文心:俞平伯的清真詞研究[J]. 词学, 2019, 0(41): 271-300. |
[13] |
【新加坡】嚴壽澂. 《北山樓詞話》論詞要義[J]. 词学, 2019, 0(41): 301-314. |
[14] |
陳昌強. 傅燮詷《詞覯續編》的文獻價值與詞史意義[J]. 词学, 2019, 0(41): 329-355. |
[15] |
高紅豪. 陳廷焯詞論中的“詞品”含義及其品第觀念[J]. 词学, 2019, 0(41): 184-204. |
|
|
|